烟台论坛-烟台社区

 找回密码
 点这里注册
查看: 39699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收起左侧

成忠臣传统写意画的艺术实践

[复制链接]
     
跳转到指定楼层
楼主
发表于 2020-12-15 09:49 |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|倒序浏览 |阅读模式 | 来自山东
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。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帐号?点这里注册

x
作品会说话
当代画坛,成忠臣先生是为数不多的做真学问的画家。他学识卓然,心胸高旷。多年来他一直潜心学问,探索研究古人笔法技法,心中毫无杂念,毫无与世争衡之心。正是在这样的心态下,让他的书画作品,气息超脱尘俗,萧散飘逸,神采清采,达到了无人超越的高度!尽管有些不怀好意者,庸俗小人恶意毁之、贬之,但都抹杀不了他的光辉!
△成忠臣作品(真材实料)
成忠臣的绘画道路是从明清前贤徐渭、陈洪绶、石涛、八大、黄慎、任伯年、虚谷、吴昌硕基础上,以遗貌取神的方法去学习研究的。在绘画理念上,他受黄慎影响,注重草书线条融入绘画,使画中得神韵和仙气。南齐谢赫《六法论》中已首列以气韵为绘画的最高准则,所谓气韵,生动是也,其含义主要指人物不能单求“形似”应当以“神韵”为主,这样就能表达人物的思想境界和精神面貌。这就是讲绘画里要具备风神、韵度,在成忠臣的人物、山水、花鸟画里,乃至书法,无不以气韵为重。明代徐渭强调“不求形似,求生韵”。黄山谷则提出“书画以韵为主”的观点。
△成忠臣作品(真材实料)
绘画中讲求“气韵”离不开“骨法”。《六法论》中的第二法是“骨法、用笔是也”。唐代张彦远《历代名画记》列此法是“首要之法”,而两者之间的关系,气韵和风神都由骨法来体现,内在作用于外在,外在更是通过用笔而形象化,具体化。由此可知,气韵是借笔墨而得以产生出的一种具有艺术生命力的象征效果。
△成忠臣作品(真材实料)
古人认为神采不会凭空而存在,它是借笔墨技法,诸如点画、结体、墨法、章法、线条等,通过一定的笔墨形质,去表现和焕出其神采、风韵、气度。至于要做到“神采”和“形质”两者的完美结合,必须使心忘于笔,手忘于书,心手达情,书不忘想……把自己的感情、意趣全部融合到绘画语言中去,这是一种极高的境界,只有通过长期的、艰苦的心追手摹,实践过程才能达到,决非一蹴而就。
△成忠臣作品(真材实料)
绘画的线条来自书法,线条体现在画中就有了气韵和骨法。但神采的形成又可以用“意”和“法”来概括,“意”是抽象的,“法”是具体的,意是通过法而得以形象化、具体化。中国画的意象性既要求画家通过作品来描绘客观物象,又强调浸染作者把自己的人生理想、感情的“心象”“情象”融入。要表达出精神感受,故古代画论中有“夫画者,从于心者也”,“笔墨乃性情之事”论叙,阐明出画家的人品、性情及气节必然会在作品中流露出的客观规律。历代画家都非常重视自身品德的熔铸,画格高低因品而殊,“山蕴玉而生辉,水怀珠而川媚。”真正的画作必定是带着画家人格和灵魂的光辉,所以自古中国画论中有条标准,就是“画品即人品”。
△成忠臣作品(真材实料)
成忠臣在绘画道路探索上,几十年苦读经史子集等传统国学书籍,坚持习书苦练书法。长年勤学苦练,使他成为一个既擅长人物画,花鸟画、山水画也无不精妙,又工诗善书的画界高手。
△成忠臣作品(真材实料)
成忠臣是一位富有个性、有思想倾向的画家,其思想意识主要是受儒、佛、道思想的影响,在绘画观念上一直坚持传统之路,而不染指西学素描亡绘画观念。他博采历代前贤众艺,苦心琢磨,努力去寻找鼎新艺术的突破口。在学习黄慎绘画技巧上,他也探索将掌握的草书融入绘画的方式。书画同源的书法是人与自然,感受与情绪,内心思想活动与世界的直接碰撞,互相调节、互相融合而有生命意趣的“有意味形式”。他认为草书是最适合书写者“抒情达性”倾诉情怀、展露个性的。
△成忠臣作品(真材实料)
在传统中国画中,人物,花鸟注重传神,表现鲜活的生命感。成忠臣在笔墨锤炼中悟及“草书”与“画”的特质与关系,以这种综合的审美趋向来表达传统写意画的“写魂传神”精神。在他画中,简洁的形象,奔放的线条,勾变的墨色显示出他非凡的艺术才能。
△成忠臣书法作品
当代画坛能以草书入画者寥寥,没有极高的书法成就不能为。而书法是中国最高的艺术成就,用草书线条作画令人心畅神怡。西方的毕加索曾讲“假若我生长在中国,将不是一个画家,而是一个书法家。”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点这里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社区地图 | 删帖帮助 | 手机版

烟台论坛-烟台社区 鲁ICP备05034347号 鲁公网安备 37060202000105号

免责声明:本网页提供的文字图片及视频等信息都由网友产生,本网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如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,请及时与我们联系,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。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