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品会说话 发表于 2020-11-24 13:05

成忠臣告诉你什么是“传统”,什么是“创新”

对什么是“传统”,什么是“创新”,很多人搞不明白,传统和创新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,并无二致,更不是对立的。“传统”不等于“因循守旧”,决不是时下一些人把它作为“保守”和“没落”的代义词。对“传统”缺乏深刻理解的人,在认知上都往往妄自菲薄来耻言传统。在传统上“能传则传,能统则统”这是数千年来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积淀,它有着“温故而知新”“借古开今”“继往开来”,在继承上求发展的含义,是“推陈出新”进行艺术再创造的宏伟“基业”。所以对什么是传统,什么是创新要正确理解。一个民族能延续和发展的文化都称为“传统”。https://mmbiz.qpic.cn/mmbiz_jpg/J8qdYkAzicMJXyhyz3LnHhnaib8cicjib0ciaH8jvj7t8d7KdylsJzPib1zmZAotoJEOBj0BFTAGZcAaTpIppuoibhdkg/640?wx_fmt=jpeg△成忠臣作品(真材实料)
“统”从字义上讲,“统”者,“统治”、“合一”、“正统”、“道统”、“大一统”的意思,只有精神和文化上高度统一才能长能流衍传统。传统是一个民族维系民族精神和文化的纽带,是发展民族文化的一把金钥匙。是培养国民热爱祖国,了解祖先文明的原动力,是一个国家对外文化交流的出发点。https://mmbiz.qpic.cn/mmbiz_jpg/J8qdYkAzicMJXyhyz3LnHhnaib8cicjib0ciaCYhkibUmXXcyALf0RcgcQWbpo3M6zpDgY8k9mfNm7lJkicPsDxfwvf8A/640?wx_fmt=jpeg△成忠臣作品(真材实料)
在绘画上清代以前多以摹古为方向,古人讲究笔墨趣味,而摹古在现今被批判为是绘画不能发展的一大病态。可问题摆在那,不以摹古为传统打基础,又怎么来创新发展?今人常批评以清代“四王”为首的摹古派,在此,我真想问下,今人有谁能达到“四王”的笔墨高度呢?正是老祖宗的“中庸”之道在现今被曲解了,过分权宜得失,应变不常,缺乏执着的进取精神!https://mmbiz.qpic.cn/mmbiz_jpg/J8qdYkAzicMJXyhyz3LnHhnaib8cicjib0ciaS8Sj6o483ePiaPb3PJzFwjNVdllNMA42SynuXK7lBibymtvOCdx9noyw/640?wx_fmt=jpeg△成忠臣作品(真材实料)
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强调一个“道”字,它贯穿一切,有道是“道理”、“道德”、“画道”、“法道”、“道法自然”。“道”是一切事物的最高原则,反之则是“无道”。古往今来,一个思维的形成不是偶然的,它离不开“道”。是有上下左右在承袭和借鉴,而并不一定是固袭式重复,要从整体上看,思之有理言之有物。https://mmbiz.qpic.cn/mmbiz_jpg/J8qdYkAzicMJXyhyz3LnHhnaib8cicjib0ciaJR4ZcpgChpR6k4H7sYe9ZKoTyuu42qQJsXeODT6WSBfz60KuwibAiaiaA/640?wx_fmt=jpeg△成忠臣作品(真材实料)
中国传统艺术是以东方绘画的代表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,它可以最大范围地满足人类审美要求和收藏欲望。中国传统绘画是以其丰富的线条艺术美感和其诗意化、文学性等可资它种的一门艺术的充实来发展。一个中国画家必须要拥有丰富的学养,对周围事物保持着敏锐的洞察力,留住天真的心态,这样才能使艺术才思永葆活跃的生命力。 https://mmbiz.qpic.cn/mmbiz_jpg/J8qdYkAzicMJXyhyz3LnHhnaib8cicjib0ciaDiaebuiarybk5oeVttFnMlHibicRI3zibvuibsXZ7gvWcRUxgOwibhL7yQKmQ/640?wx_fmt=jpeg△成忠臣作品(真材实料)
传统中国画其本身是“人文”而非“兽文”,它只能是以思想修养为本,现实生命为本,以此来有感而发。一个有出息的中国画家必须要具备丰富的想象力,而这丰富的想象力和有力依据是生活和知识的积累。古时的传统中国画家都熟读经史子集等国学基础,现今的中国画家普遍性没文化,书法功底佳者也极少。只有传统功底深厚再加上丰厚的国学知识,才能增强想象力,而发挥想象的过程就是认识生活的一个过程。用古人话讲就是“神与象通”。画家的想象是贯穿整个创作的全过程,是主观客观因素在不断交融中相得益彰,达到作品的升华。《易经》里讲“在天成象,在地成形”,其意用在艺术创作上就是画家要有旷远的视野,高远的求索,天真的心态,静洁的思维以及传统艺术思想的体察和抒发。https://mmbiz.qpic.cn/mmbiz_jpg/J8qdYkAzicMJXyhyz3LnHhnaib8cicjib0ciaZd3AXfAJ6O0yAhLqHr7jBy4KDxJoiblxZZiaSKz6Cx4mojHBqXMib3IcA/640?wx_fmt=jpeg△成忠臣作品(真材实料)
中国画“画什么”,“怎么画”这一因果不能倒置。“形成于思”,而艺术感是成于思,笔头功头是学养,具备一定的学养,在创作时就能神往意会,随笔生发,真思卓然,不同凡响!https://mmbiz.qpic.cn/mmbiz_jpg/J8qdYkAzicMJXyhyz3LnHhnaib8cicjib0ciamTsMpwPqaqoPvCVkSkH6IPY5l5Ria9O5lwrb67FuUYDG3AeWeZGnPMw/640?wx_fmt=jpeg△成忠臣作品(真材实料)创新是一种艺术手段,并不是目的,因为新与旧是相对的,审美活动中的关键是美与丑。现今都高喊“创新”,这是个时尚语,本身是一个噱头。古时没有“创新”这一说法,今人动不动言“创新”都是无耻。石涛和尚有句话,“笔墨当随时代”很多人理解错了,以讹传讹,石涛原意是,画家到达一定修养,不求新,新自然出。而现今画坛上的那些“创新”,都是功力不济的一种习气而已。习气不等于面貌,面貌不等于风格。自古好画贵在风格,格是什么?人品和人格。自古好画最难求,好画贵在韵,韵者,微妙、隽永、内蕴、化境、味外之味、画外之画、难于言状,诚如老子所云“道可道,非常道”。https://mmbiz.qpic.cn/mmbiz_jpg/J8qdYkAzicMJXyhyz3LnHhnaib8cicjib0ciaibtkJlmibVKGOHQPBicYh5Ruvz1rDUdibUh7AqjfaCRicOzyI7akOAMdcrA/640?wx_fmt=jpeg△成忠臣作品(真材实料)
作为画家,我不追求“创新”,因什么是“创新”我比他人懂。我只遵循艺术规律,在古人笔墨技巧上不断探索发展,同时以刻苦读书来作为功课增强修养。我相信笔墨技巧达到一定境界,时人所言的“创新”自然出,不必刻意去“创”什么“新”。“创”在字意上讲是“始”的意思,从没有过的事物称“创”。传统的东西这套秩序语言古人早创构,你又不能去颠覆它再创造出一套新秩序符号,所以就不要言“创新”。今人心中的“创新”是他理想中的有自家“语言”。而真正的“语言”是传情和达意的,而你们的这种“语言”是一种“自言自语”,这语言除自己外,别人不懂,何以“对话”?对不上话,你的作品又怎么让人赏心悦目?https://mmbiz.qpic.cn/mmbiz_jpg/J8qdYkAzicMJXyhyz3LnHhnaib8cicjib0cia3t47cjauTECHHpgnSib9WKYPCotZoF57gDcBOdCb2Dw5JkBAtpgbGPA/640?wx_fmt=jpeg△成忠臣作品(真材实料)最后我把今人所说的“创新”来说明下,你们自己仔细品味下这种“创新”。我的看法这类所谓创新就是一种想法,或者在原有基础上的“出新”,而不是“创”。这里我讲个典型的例子来说明。拿传统的工笔画来讲,创作中需“三矾九染”与复杂的制作程序,不管熟宣和生宣加入矾都可画,生宣加矾可以“工而不工”,也是一种风格。而有些画工笔花鸟画者,找到传统工笔画中古人从未直接在画中表现“光”和“雾气”,他们巧思妙想在创作中,引入了“光”和“雾气”的营造,这本身是一种想法和创意,与“创新”没什么关系。可有人以此大作文章,言是“创新”。从中可知,现今画坛上一些人所讲的“创新”都是怎么一回事了!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成忠臣告诉你什么是“传统”,什么是“创新”